006-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的成熟,第四代计算机实现了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小的体积。个人计算机开始普及,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图形处理、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百度百科 (baidu.com)_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世纪70年代¶
1971年¶
1971年:来自《电子新闻》的记者唐﹒赫夫勒(Don Hoefler)依据半导体中的主要成分硅命名了当时帕洛阿托地区,硅谷由此得名。
1971年1月,INTEL的特德.霍夫研制成功了第一枚能够实际工作的微处理器4004,该处理器在面积约12平方毫米的芯片上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运算能力足以超过ENICA。Intel于同年11月15日正式对外公布了这款处理器。
1972年¶
1972年:曾经开发了Unix操作系统的Dennis Ritchie领导开发出C语言。
1973年¶
1973年:5月22日,由施乐PARC研究中心的鲍伯﹒梅特卡夫(Bob Metcalfe)组建的世界上第一个个人计算机局域网络--ALTO ALOHA网络开始正式运转,梅特卡夫将该网络改名为“以太网”。
1974年¶
1974年:4月1日,Intel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8位微处理芯片8080。
1974年12月,电脑爱好者爱德华.罗伯茨(E.Roberts)发布了自己制作的装配有8080处理器的计算机“牛郎星”,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装配有微处理器的计算机,从此掀开了个人电脑的序幕。
1975年¶
1975年:克雷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超级计算机“克雷一号”(CARY-1),实现了每秒一亿次的运算速度。该机占地不到7平方米,重量不超过5吨,共安装了约35万块集成电路,同时这也标志着巨型机跨进了第三代电脑的行列。
1975年7月,比尔.盖茨(B.Gates)在成功为牛郎星配上了BASIC语言之后从哈佛大学退学,与好友保罗.艾伦(Paul Allen)一同创办了微软公司,并为公司制定了奋斗目标:“每一个家庭每一张桌上都有一部微型电脑运行着微软的程序!”
1976年¶
1976年:4月1日,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phen Wozinak)和斯蒂夫.乔布斯(Stephen Jobs)共同创立了苹果公司,并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计算机:Apple-Ⅰ。
Apple I是一种早期个人计算机,它由史蒂夫?沃兹尼克(Steve Wozniak)设计并手工打造。它的硬件放在木盒子里边,外观上看上去跟一台打字机差不多。它并没有配备显示器,需外接电视机来作为显示设备。尽管 Apple I的设计很简单,但它仍是一件杰作,而且比其他同级的主机所需用的零件更少。它为史蒂夫?沃兹尼克赢得了设计大师的名誉。沃兹尼克的朋友史蒂夫?贾伯斯则提出销售这台计算机的建议。作为苹果公司的第一款产品,于1976年4月在加州一次展会上展示。它在1976年7月以666美元的价格进行零售,消费者仍需自己购买相应键盘、显示器等配套设备。尽管价格低廉,不过它为Apple II的巨大成功打下了基础。Apple I总共生产了200台,目前Apple I价格已涨到数万美元,成为古董收藏家们最为青睐的收藏对象之一。
20世纪80年代¶
1981年¶
1981年8月12日,经过了一年的艰苦开发,由后来被IBM内部尊称为PC机之父的唐.埃斯特奇(D.Estridge)领导的开发团队完成了IBM个人电脑的研发,IBM宣布了IBM PC的诞生,由此掀开了改变世界历史的一页。 它拥有独立的键盘、打印机以及显示器,光滑而完整的前瞻性包装,立即吸引住了消费者的目光。它的产生使得个人手工制造电脑成为历史,电脑的生产开始进入公司化生产。它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诞生之日起后的许多年来一直是个人电脑的标志,并在后来吸引其他电脑制造生产加入这场竞争,争相推出类似的台式机人电脑。
1981年,第一款便携电脑Osborne 1诞生1981年4月,奥斯本(Osborne)公司发布了一款名叫Osborne 1的便携电脑,它之所以被称作便携式电脑是因为设计了一个超袖珍的内置显示屏,当然这个显示屏是显像管技术的而非LCD的,而且它的键盘外设计一应俱全,因此被称为世界上首款真正的便携式电脑。电脑重24磅,价格不到2000美元。它采用的是Ziolog Z80A(4MHz)微处理器,配备了64K的大容量内存,5寸的黑白显示器。值得一提的是,它所随机附带的软件在当时来说是非常的齐全。
世界上第一台便携式电脑 Osborne 1 百度百科 (baidu.com)
1981年8月12日,微软推出来MS-DOS 1.0版
1981年2月, Intel发布80286处理器。时钟频率提高到20MHz,并增加了保护模式,可访问16M内存。支持1GB以上的虚拟内存。每秒执行270万条指令,集成了134000个晶体管。
1982年¶
1982年11月,康柏公司推出了便携式PC机Portable,这也是第一台非IBM制造的PC兼容机。
1983年¶
1983年:1月,苹果公司推出了研制费用高达5000万美元的丽萨(Lisa)电脑,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商品化的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计算机,同时这款电脑也第一次配备了鼠标。
1983年5月8日,IBM推出了IBM PC的改进型号IBM PC/XT,并为其内置了硬盘。
1983年,惠普发布首款超越时代的触摸屏电脑HP-PC-150。1983年,惠普推出了首款超越时代触摸屏个人电脑HP-150,这种9英寸的计算机屏幕里放置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能够检测到用户手指的位置。使用户仅需触摸屏幕即可激活其电脑的功能,HP-150的问世标志着惠普开启了人性化个人电脑的先河。 这种设计虽然提高了用户交互体验,但其感应器容易堵塞灰尘,需要经常清洁。此外,第一块电容式触摸屏出现在1965年,由英国皇家雷达研究所的工程师约翰逊发明。
1984年¶
1984年:迈克尔.戴尔创立了DELL公司。联想公司成立。
1984年,来自英国的Adlib Audio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声卡:魔奇声卡,从而让PC拥有了真正的发声能力。
1984年1月24日,苹果公司推出了划时代的Macintosh计算机,不仅首次采用了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并且第一次使个人计算机具有了多媒体处理能力。
1985年¶
1985年:Philips和Sony合作推出CD-ROM驱动器。
1985年,7月,intel公司推出了计算机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80386处理器,这也是intel公司的第一枚32位处理器。
1985年11月,在经历了多次延期之后,微软公司终于正式推出了Windows操作系统。
1988年¶
1988年:11月2日,由 23岁研究生罗伯特.莫里斯(R.T.Morris)编制的“蠕虫”病毒在互联网上大规模发作,这也是互联网第一次遭受病毒的侵袭,从此,计算机病毒逐渐传播开来。
1989年¶
1989年:4月10 日,英特尔公司在拉斯维加斯电脑大展上首度发表集成有120万晶体管的486处理器。
20世纪90年代¶
1990年¶
1990年5月22日,微软宣布推出Windows 3.0操作系统,并在年底创下销售100万套的纪录。当时的Windows 3.0操作系统提供了对多媒体,网络等众多最先进技术的支持,从而被成为软件技术的一场革命。
1991年¶
1991年,10 月5日,来自芬兰的大学生Linus.Torvalds开发出了一种基于UNIX的操作系统-Linux,并且将源代码全部公开于互联网上,从而引发了席卷全世界的源代码开放运动,Linux本身在经过全世界无数程序员的改进后也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操作系统,并在全世界逐渐的流行开来。
1992年¶
1992年,8月18日,王安电脑公司正式向美国联邦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1993年¶
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加州报告中正式提出了组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的构想,这就是后来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1993年3月2日,我国接入Internet的第一根专线,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租用ATT公司的国际卫星接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的64K专线正式开通。
1993年3月22日,Intel公司正式发布奔腾(pentium)处理器。初期发布的奔腾集成了300多万个晶体管,工作在60-66MHz,每秒钟可执行1亿条指令。
1993年微软发布了Windows NT操作系统,这也是第一个不依赖于DOS 的视窗操作系统。
1995年¶
1995年:3月,美国华裔青年杨致远和同在斯坦福大学的同学戴维.菲洛( David.Filo)共同创办了Yahoo公司。
1995年,8月24日,微软公司正式向全世界推出了划时代的Windows95操作系统。这次发布微软采用了全球各地同时发布的办法,并斥资5亿美元作为宣传费用,创下了软件宣传费用的历史之最,而Windows95的发布,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wintel联盟。
1996年¶
1996年:2月,sun公司正式对外发布了Java语言,比尔.盖茨认为:“Java是有史以来最为卓越的编程语言。
1997年¶
1997年,5月11日,由IBM 研制的超级计算机“深蓝”第一次战胜了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洛夫。上个世纪80年代末,IBM启动“深蓝”超级计算机项目计划,试图运用并行数据处理技术解决一些难题。1997年,IBM“深蓝”超级计算机问世。它是最厉害的计算机下棋高手, 在全球十亿人的面前,经过六轮较量后,击败了世界冠军的卡斯帕葛斯纳夫(Garry Kasparsov),“深蓝”是一款32节点的IBM RS/6000 SP计算机,处理器采用32位P2SC,运行AIX操作系统。在比赛期间,“深蓝”的平均运算速度是每秒1亿2600万步。目前,这台超级计算机被安放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国家博物馆里。
1998年¶
1998年5月,美国司法部以及德馑萨斯等20个州对微软公司正式提起反垄断诉讼,指控微软利用自身在操作系统市场中的垄断地位,通过捆绑销售等手段不正当排挤Netscape等竞争对手。
1998年6月25日,身处美国司法部反垄断案困扰中的微软公司发布了其最新的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 98,并且不顾司法部的极力反对而在系统中同样捆绑了IE浏览器。
21世纪¶
2000年¶
2000年:1月1日,全世界都在等待,呵呵,千年虫并没有爆发。2月17日,美国微软公司正式发布Windows2000。
2000年3月16日,AMD公司正式推出了主频达到1GHz的“Athlon”处理器,从而掀开了GHz 处理器大战。
2001年¶
2001年10月25日,微软推出Windows XP操作系统,比尔.盖茨宣布:“DOS时代到此结束。” Windows XP的发布,也推动了身处低潮的全球PC硬件市场。
Intel于2005年5月,发布了全球第一款桌面级双核处理器Pentium D
2006年¶
2006年11月12日,Intel将推出全新的四核心处理器——Kentsfield。从双核到四核,Intel仅仅不到半年时间。
2007年,苹果iPhone问世。2007年,苹果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推出了iPhone这种方便的小装置,它将因特网、常规手机、相机、媒体播放器汇集在了一起,它支持各种各样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或应用软件,从食谱到夜空地区等等。将一切功能都都包装在这个光滑,有光泽外观的iPhone中,它本质上就是一种微型个人便携式电脑。而针对对苹果的最新项目:苹果平板电脑,有人称这种便携式电脑看上去就像一个大的iPhone。虽然人们一还不知道它的名字,但它应该有有无线上网功能,7至10英寸的触摸屏。它的问世又将改变个人电脑的面貌。
2012年前半段,英特尔公司正式发布最新基于22纳米制程3D晶体管技术的第三代智能酷睿系列处理器,处理器晶体管数量达到十四亿。
2007 年 1 月 30 日,Windows Vista 发布。
2012年10月23日上午10点,微软新版Windows8全球首发会在中国上海举行。